今天是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欢迎光临本站 

案例展示

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重新报批)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5-30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30日,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重新报批)》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与会人员查看了项目现场及周边环境,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关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意见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4361平方米,一期总建筑面积24361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14486平方米,库房3548平方米,综合楼5621平方米,装卸车大棚600平方米,门卫及其他辅助用房106平方米。采购鸡精及液态调味料生产及辅助设备,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二期采购方便食品生产及辅助设备,年产2000吨方便食品。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由太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3年11月28日对本项目予以备案,备案代码:2310-341222-04-04-867035。
2023年10月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委托安徽碧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23年11月17日取得阜阳市太和县生态环境分局审批意见,审批文号:太环行审〔2023〕61号。该扩建项目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科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24年7月取得环评批复“关于《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太环行审[2024]29号)(阜阳市太和县生态环境分局文件,2024年7月)。
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并于2025年1月部分竣工,验收监测时间为2025年2月25日-2月26日、2025年4月8日-4月9日、2025年4月18日-4月19日。
(三)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20万元,占总投资的0.667%。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整体及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给排水等辅助工程。
二、工程变动情况
环评中投料、破碎粉尘经集气后经一套袋式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实际建设为破碎工序依托现有破碎设施,经现有破碎粉尘处理设施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环评中4#生产车间为液态复合调味料仓库,5#生产车间为液态复合调味料生产车间,实际建设为4#生产车间为液态复合调味料生产车间,5#生产车间为液烘干废气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2000(无量纲))。
热风炉废气、锅炉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浓度均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重点地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二氧化硫为50mg/m3、颗粒物为20mg/m3);氮氧化物均能满足《2020年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要求(50mg/m3)。
2、无组织废气监测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3、噪声
厂界噪声两日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
废包装材料委托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利用;废RO膜交由设备商定期更换并回收处理;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委托环卫吸污车定期上门清运处置后送至太和县焚烧发电厂处理;除尘器收集粉尘、骨渣、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五、验收结论
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安徽名珍食品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鸡精和3000吨液态复合调味料及2000吨方便食品生产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按照环评及批复的要求落实了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验收条件,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
六、后续要求
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使各项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贯彻,提高职工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规范建设应急事故池,合理安装废水转化阀门,确保废水不排入外环境。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183-5589-2682
浏览手机站